豫是范姓第一大省 晋国时豪门争权后人散落各地
天下的范姓人,除源自士会外,还有几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。比如,晋时南蛮有林邑王(今越南中南部)范文,是越南支系范姓人的祖先。这几年,有不少越南范姓人偷偷来范县祭拜。
每年清明节前后,全国各地的范姓人都会到范县寻根问祖。他们的祖上是怎么从范县迁徙至全国各地的?这得从豪门恩怨说起。
宗族迁徙
豪门争权夺利,后人无奈迁徙
士会去世后,范氏家族世袭上卿,占据了多个军政要职,成为晋国的六大豪门之一。
晋定公时期,六大豪门争权夺利发生内战。范氏被韩、赵、魏、智四大家族联军打败,家族首领范吉射等被迫退到朝歌(今河南淇县)。几年后,范氏家族再次被打败后退到了齐国。
世界范姓宗亲联谊会常务理事范道德说,在这次家族剧变的过程中,范氏族人开始散落到各地,北至今天的河北、内蒙古,东至山东,南及楚越。
到了秦汉时期,范姓已经迁徙到如今的安徽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但直到魏晋时期,范氏才再度成为显贵巨族。这其中,南阳顺阳范氏是最显赫的一支,有多达29人名载史籍,包括国子监祭酒范泰、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、著名思想家范缜等。
范道德说,西晋末年,因为“永嘉之乱”,京师王公大族纷纷南迁。顺阳范氏第一代、西晋左将军范晷的儿子范广、范坚等人也带着子孙族人渡江南迁,后来还跟王、谢等世家联姻。也是从那时开始,范姓踏上了最具规模的南迁之路。
到了唐朝末年,历时十年的农民战争再度促成大规模的迁徙运动,如今的福建、广东等地成为逃难者的乐土。散布于大江南北的中原范氏,也加入了南下的大军。在族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河内人范坤,也就此成为福建、广东的范姓始祖。如今,范姓族人遍布全国各地,主要集中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等地。
范氏后人
祖上从苏州到河北,跟文天祥有关
今年63岁的范祥科,是河北省南宫市宋都水村人,范仲淹的35世孙。他这一支的范姓支脉,是范仲淹长子范纯佑嫡传。
范祥科说,他曾仔细研究过族谱。宋朝将要灭亡时,范仲淹的第9世孙范国兴任平江府团练副使,武艺高强,还当过文天祥的警卫员。
后来,文天祥代表宋朝出使元大都时被杀,范国兴护送文天祥的遗体往宋朝国都杭州走。走到南宫宋都水村村头时,范国兴突患重病,护卫队留下300两银子给地方官员,为范国兴治病。最终,地方官员用了10两银子就把范国兴的病治好了。
病好后,范国兴悄悄将剩下的钱埋在村里,只身上路。他到了杭州时,宋朝已经不复存在,改为元朝了。
回到苏州老家,范国兴惦记着埋在宋都水村的银子,就带着妻儿来到了宋都水村定居,至今已有700多年。从范祥科记事时起,父亲就告诉他,他们是范仲淹的子孙,范家也跟别的人家不一样,都是好人,“你看看,犯罪的范姓人还真不多。”
寻根谒祖
泰国、越南的范姓后人,也来范县祭过祖
如今,范祥科每年都会去范县几次。除了自己祭祖,更多的是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范姓族人。
他说,上世纪90年代末,就有范姓人到老范庄范武子墓祭拜。很多人是从台湾来的,还有些人并不姓范,而是受范姓人的委托而来,走时带回一抔土。
2005年,世界首次范氏宗亲大会在范县召开。之后,不断有泰国、越南的范氏宗亲慕名前来。范姓在越南是个大家族,但因为某些历史缘故,越南的范姓人都是悄悄前来祭拜,不敢让政府知道。
在范祥科看来,从某种程度上说,宗族、寻根超越了政治。
郡望堂号
范姓的郡望有南阳和高平,堂号有后乐、鸡黍等。
后乐堂号典出范仲淹。范仲淹年轻时就把“治天下”当做自己的责任,留下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千古名句。
鸡黍堂号典出东汉的范式。范式在太学读书时,和张劭是好朋友。张劭提出,两年后去看望他的母亲。那天,范母认为张劭不会来,范式说张劭最讲信义。说着,张劭就到了。范母立刻杀鸡、煮小米粥招待张劭。
(河南商报)(推荐: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