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新闻:

范仲淹网
主    编:范少武 电话:13700791022
​副 主 编:范宏伟 电话:18837988388
法律顾问:范纪奎 电话:13838813110
联系地址:中国·河南省伊川县伊龙国际大酒店306室
邮政编码:471300
邮箱:ycxwf@163.com
网址:http://fzyw.org/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学术论著 - 范纯仁:名相之子复名相(上)
范纯仁:名相之子复名相(上)
时间:2014/4/3 18:10:19 来源: 字体:[ 超大 中型 标准 ]
    上周,我冒着小雨来到这里,在74岁老人范广强的带领下,参观了范纯仁墓。通过范广强的讲述,这位北宋名相的一生在我眼前逐渐铺开。
公元1027年六月,范纯仁在南京(今河南商丘)出生了,他的祖母谢老夫人在前一年刚刚去世。当时是北宋开国的第68个年头,仁宗皇帝在位,范仲淹正在南京为母守丧。按说,范家祖籍江苏吴县(今江苏苏州),谢老夫人应回去安葬,但范仲淹两岁丧父,母亲孤苦无依,又带着他改嫁朱家,现在再葬回去显然不合适。因此,范仲淹决定为母亲另择合适的茔地。同时,范仲淹在守丧期间也没闲着,还应邀到当地有名的应天书院主持教务,当时他已39岁。
    范仲淹自幼年求学开始,就常靠冷粥及腌菜充饥,生活十分艰苦,后来虽然当了官,有了不菲的薪俸,却不肯用来改善一家人的吃住条件,对奢侈安逸的生活十分痛恶。因此,范纯仁虽出生在官宦之家,却从小耳濡目染,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范仲淹常常告诉儿子:“当年家贫,你们的母亲总是亲自下厨做饭,奉养老人。”因此,范纯仁对父母也十分孝顺。
    可惜,公元1037年,范纯仁刚11岁,他的母亲李氏就去世了。当时的大文学家苏辙曾在《范纯仁三代》一词中称:“山河之容,江汉其行。其君子正直,有羔羊之德;其后世信厚,有麟趾之风。”对李氏夫人赞誉有加。范纯仁虽年少,也“哀毁如成人”。
父死入仕
    范纯仁自幼聪慧,熟读儒家典籍,口才也很好。虽然17岁时就以父荫补了太常寺太祝一职,但他不愿“不劳而获”,公元1049年,22岁的他通过努力考取了进士。
    朝廷对范纯仁的学问很欣赏,当即派他到常州武进当知县,范纯仁却借口“远亲不赴”,意思是离家太远了,不去。后来,朝廷又改任他为许州长葛(今许昌长葛)知县,他仍不去。范仲淹也纳闷儿,说:“远处你不去也罢了,近处你怎么也不去?”范纯仁认真地说:“岂可为了俸禄而轻易离开父母?长葛虽近,但到那里就不能侍奉您了。”就这样,直到公元1052年,64岁的范仲淹去世后,他又守丧3年才出仕为官。
    公元1055年,范纯仁终于“出山”,任职秘书省著作佐郎,旋即赴汝州襄城任知县。当时襄城百姓的生活很苦,范纯仁心里不安。他经过考察,发现这个地方适宜种桑养蚕,而丝绸的价格又越来越贵,便发动大家在汝河岸边和岗坡上种植桑树,充分利用闲置土地。同时,他还把一些罪行较轻的罪犯从监狱里放出来,让他们也来种植桑树。这样,当地的经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,老百姓对他十分感激。范纯仁离任后,大家还对他念念不忘,把所种植的桑林称为“著作桑林”。
分享到:
  首页  上页  下页  尾页  跳转:
上一篇:河洛中原是故山    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