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园近邻 诗意许营
2014年4月28日《河南日报》04版报道:

万安山脚下的许营村。⑤3
许营村,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,常住人口3120人,去年被确定为农业部“美丽乡村”首批创建试点。
□本报记 者 党文民
北依青山,南面绿水,青青麦田左右围拱之中,一座墓园——范园静静矗立在伊川县城外十几公里的地方。它的主人,就是北宋思想家、政治家范仲淹。
向南走不到1000米,就来到了许营村。这个小村坐落在万安山脚下,陆浑灌渠绕村而过,依山傍水、山清水秀的美丽风光,吸引了范仲淹的守墓后裔在此安居乐业。
4月26日,记者乘车探访许营村。村中一条主路蜿蜒而上,路两旁房屋错落,绿树葱茏,一派安闲的田园景象。
许营村有3000多口人,一大半是范氏后代。在村头随便拉住一位村民聊天,他自豪地说“我是范仲淹29代孙”,然后绘声绘色地给记者讲上几段范仲淹的逸闻趣事。
“不辱祖宗,不亏后代,不负朋友”,许营村人把范氏家训浓缩为朴实的一句话,在生产生活中谨守着这样的信条。
为了建设生态优美的家园,村里投资400万元,绿化荒沟400亩、荒坡荒山500亩。站在村对面的山岭上向下看,村子被一片浓郁的绿色包围着,间或有几棵泡桐顶着满树繁花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村里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等,投资8000万元的社区一期工程也已完工,村民们正陆续迁入。
为了弘扬范仲淹文化,村里投资300万元进行范园保护及周边绿化。每年清明节,在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范氏宗亲祭祖典礼,全村老少悉数出动,为举办典礼提供各种服务。
为了发展经济,村民们植树养蚕,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小米。这里出产的优质小米名声在外,蚕丝被也供不应求。“许营人重诚信,小米被认证为绿色食品,蚕丝被都是真材实料,绝不弄虚造假。”许营村村委会主任范汉桥自豪地说。
“以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县里大力支持许营村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优势,发展旅游事业,增加农民收入。”伊川县农业局党组成员范武伟说,伊川县美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、伊川范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先后成立,许营村的美丽事业又将掀开新的一页。
在村子南面的山坡上,范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员工范麦庭正在带人除草。500余亩的荒山坡上,去年刚种下2万多株核桃、柿子、石榴等各色果树,小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。
“这片山坡与范园隔沟相对,公司准备依托范园的旅游资源,发展观光、采摘项目。”范麦庭说,“我们正在选择适宜的彩色树种,准备在山坡上做出‘忧乐天下’的造型字。你明年再来,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”③7
专家点评:
许营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,也是范仲淹等13名相4皇姑陵园所在地,其中范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、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通过美丽乡村创建,依托范园等旅游资源开发,许营村拓展思想文化教育基地、执政能力教育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;弘扬先贤“先忧后乐、忠国爱民、以道自任、团结和谐”的思想,以游促经,带动交通、生态循环观光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,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保护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提高农民收入,发展农村特色经济,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,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。③7
——谢长松(洛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站长)